4 月4日
今天打算走京都市區東半部,所謂的「洛東」地區。
日本 的 京都 別名洛陽,是由於 平安時代 的 平安京 分為 左京 和 右京 兩部分,
分別仿照洛陽和長安建造,後來右京的「長安」衰落,只剩下左京「洛陽」。
京都附近的 近畿 地區被稱為「洛中」。
京都府內至今仍隨處可見諸如「 洛東 」、「 洛西 」、「 洛南 」、「 洛北 」、
「 洛中 」、「 洛陽 」之類的地名。 ( 網路資料 )
因為都不遠,跟民宿借好腳踏車 (1 天 500 円 ) ,要來個古都單車遊。
一早,走出屋子,才發現外頭冷颼颼的,又沒準備手套,只好放棄單車遊。
改買公車一日券 (500 円 ) ,在一定範圍內不限次數使用。
首站前往看名稱就令人嚮往的 哲學之道。
哲學之道 從若王子神社到 銀閣寺 ,全長約 2 公里 ,與琵琶湖疏水分流渠並行,
是京都著名的旅遊散步小路,頗有小橋流水之趣。
由於日本的哲學家西田幾太郎經常在此散步而得名。 ( 網路資料 )
沿途小徑和水渠兩旁總共種植有 500 株左右的櫻花,
但,都含苞待放。
想像那些低垂伸入渠岸或水中的櫻枝,若開滿或白或粉紅的花朵,
將是多麼美麗浪漫的畫面啊~當下決定:在我們要離開京都的那天 4/7 ,
將再次造訪 哲學之道。
銀閣寺正式名 稱 為慈照寺, 是室町幕府第 8 代將軍足利義政
於公元 1482 年建立。
在 1995 年作為「古京都的歷史遺跡」的一部分而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。
銀閣寺庭園枯山水,圓錐狀的是「向月台」。
循參觀方向繞上下庭園一週。
銀閣寺正門至中門的通道,建有樹垣
出來後,沿哲學之道散步到南禪寺。

(哲學之道旁小店)
南禪寺 是鐮倉時代的建築物 , 莊嚴宏偉的風格,樸素而穩重,
是 日本最重要的禪宗寺院之一。
寺院内收藏着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。


本來接著要探訪就在附近的平安神宮;但下車後走錯方向。
加上尋訪 銀閣寺和 南禪寺已走了很多路,腳痠了。
健腳的 Meiling 體諒肉腳的夥伴,決定暫歇~搭公車到祇園,用午餐,同時休息。
到了祇園,一下車就看到八坂神社,但已沒力氣走過去了。

八坂神社

祇園
想找趙薇書上提到的鯖壽司,沒找到。
因為 Meiling 到 Starbucks 買城市杯,送了一大杯咖啡,就乾脆點個三明治,
用個簡單午餐,好好的休息一番,同時研究行程。
約停留了一小時,元氣恢復了,繼續 ---
祇園所在四条通的盡頭,就是八坂神社。
旁邊一條幽靜的小路走上去,就是円山公園。

意外的這兒的垂櫻已開了 5 、 6 成,也首次看到鋪滿地的佔位子賞櫻的塑膠布。


原來円山公園是京都有名的賞櫻聖地,園內種植染井吉野櫻、山櫻、里櫻等品種,約 850 株,
進入圓山公園裡面賞花,既不必購買門票, 又可以在樹下飲酒作樂,
所以每到櫻花季都非常熱鬧。
此時已滿是攤販和人潮。


從円山公園往二年坂,走在彎彎曲曲的石板小路上,
有時迎面而來是穿和服的人,是人力車 --- 恍如時空錯置。


「坂」,就是坡,二年坂築於西元 807 年(年號為大同二年),
就以年號名之,曰「二年坂」。 三年坂也就是闢於大同三年,。
當時清水寺入口處的仁王門前,奉有一祈祝安產的「安子觀音(在明治末期已被移到清水寺境內南邊的子安塔)」;加上日文念法中,「產寧(平安生產)」與「三年」發音接近,人們也將三年坂稱為產寧坂。 ( 網路資料 )
二年坂、三年坂人潮洶湧,摩肩接踵。


兩旁是各式名產店;京果子、漬物、清水燒---
三年坂接清水坂,盡頭就是清水寺。


清水寺建於西元 798 年,是平安時代建築物,歷史相當悠久,
因為寺內擁有一處清泉(音羽の潼)而得名。
遊客眾多,而且大多聽到熟悉的語言,台灣團就有 2 、 3 團。
比較可惜的是櫻花大都含苞待放,登高俯瞰,
無緣見到圖片中繽紛的花海。